在课堂交往活动中,一方面,学困生少有参与课堂交往的机会。另一方面,163贵州网即使有参与课堂交往的机会,由于当他们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很少给予思考的时间,也很少提供必要的线索,这使得他们能够正确回答问题的机会也不多。这两方面原因使得学困生不仅自己在课堂上很难有体验成功的机会,而且也很难有机会看到水平与自己相当的同学在课堂问答中取得成功,从而造成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成功经验越来越少,进而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优生答对了,往往会得到教师的肯定性反馈,诸如‘不错’‘回答得好’‘这位同学真正动了脑筋’等等。若他们答错了,教师一般也不会特别指责和批评,而是尽力为其解释原因,比如,也许题目太难,也许该生还未理解这个问题,也许题目太突然,这学生尚未做好准备等等。” 在他们不能马上回答问题时,教师往往给予他们较长思考问题的时间,耐心地等待他们回答问题,并给予他们答案线索的提示。“然而对差生的反馈就不一样了,他们答对了,得到的往往只是淡淡的反应,‘嗯’、‘坐下吧’,若学生答错了,则更可能是批评,诸如‘你是不是根本就没有听课?’、 ‘你的心思哪里去了?’等等。而且当他们不能马上回答时,教师会很快终止他们的回答,并叫其他同学起来回答。教师对学困生正确回答问题的漫不经心,对他们不能回答或回答错了的指责、批评,都会使他们低估自己的能力。
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因素,通过相应的途径如增加成功体验、提高学习能力等,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以便学困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更好的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尽快摆脱学习困难的阴影。我认为主要有以下途径:
1.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反应和言语评价往往会成为学生自我认同。例如,若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容易任务(任务难易相对于学生本人实际情况而言),老师对其大加赞扬,则会降低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估价。若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困难任务,老师对其大加赞扬,则会使其认同。所以教师在表扬学生时要斟酌。
2.提高学习能力是学困生提升的关键。学习习惯对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几乎每一个学生在开始学习时都有一颗好奇心,对自己的学习结果都有良好的期待,在他们经历最初失败时也尝试过努力,但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并没有使努力获得多大成效。随着失败体验次数的增加,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概念变得越来越消极,最后丧失自信。
比如:(1)听课指导。指导他们在听课时不是被动地听,而是善于捕捉关键信息并做到听思结合、听记结合,及时消化课堂上的学习内容。(2)学习活动指导。指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大胆实践。(3)预习和复习指导。指导他们如何有目的地预习,如何有计划、有的放矢地复习,避免预习和复习中的盲目性。(4)具体学习内容指导。不同的学习内容都有其相对应的学习方法,然而,在学习中经常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学习方法单一,不适应变化多样的各科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学科给予学困生适时的指导。
3.教师的期待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当教师认为学生有潜能、有培养前途时,就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期待,这种期待会表现在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上。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时,就会产生符合教师期望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感受,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
由于学困生成绩较差,所以经常不被寄予厚望和关注。他们似乎习惯了责备多、表扬少。然而,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关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需要教师的培养、呵护,更需要教师对他们抱有信心和期望,需要教师以激励的言语启迪他们的潜能,肯定他们的进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表情、语言、鼓励给予他们撑起一片天,使他们克服紧张与不安,大胆参与语言实践,充分表现自我。
您好!请登录